腾势D9纯电版本即将开启首次交付:颠覆传统充电模式
【本站】2月11日消息,比亚迪的腾势D9将于本月20日左右开始交付,搭载全球首发的双充核心技术,并配备e平台技术,充电15分钟就可以续航230公里。腾势D9是一款中大型高端新能源MPV,整车尺寸长宽高分别为5250/1960/1920mm,轴距为3110mm。赵长江预计,本月的D9
更新日期:2022-11-22
来源:系统之家
这个冬天,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其CEO马斯克,都有点力不从心。虎嗅从独家渠道得知:在经历过两次促销后,特斯拉的订单增量仍不及预期,会在年底前,推出新的“降价手段”,促进销量。
据国内媒体报道,美国当地时间11月16日,特斯拉董事会成员詹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在马斯克“560亿美元天价薪酬案”的庭审上透露,后者已经在最近几个月思考卸任特斯拉CEO的可能性。也许,这位曾经一周工作80小时,一度睡在超级工厂来解决产能问题的CEO,感到了一丝疲倦?
当然对于这件事,不同媒体给出了迥异的报道方向。也有媒体在翻阅了庭审记录后表示,这种说法是误读,詹姆斯·默多克当时的表达,指的是2017年马斯克的一段表达。“Elon Musk 从未对我说过可能即将离开特斯拉。”
但特斯拉汽车在中国的销售和交付增长,似乎已经陷入了瓶颈期。在本月,特斯拉照常开始了每季度中后段“拉满交付”的节奏,将新车交付周期缩短到了1-5周。然而可以预见的是,这次特斯拉的年底“爆单”期望,恐怕大概率最终会落空。因为这家公司正在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Model 3和Model Y,在中国“卷”不动了。
特斯拉,有库存车了?
在汽车抑或消费品行业,衡量全行业抑或某家企业运行情况是否良好的标准之一,便是库存指数。在传统车企中,一辆车从驶下产线到交付给用户之间,往往会在车企与经销商仓库中停留一段时间。而受制于制造行业的天然属性,车企的工厂同样是不能停转的。
不过这里面的“猫腻”是,车企将车卖给经销商时,对于前者来说一辆车的交易就完成了。毕竟采用代理模式销售的车企,并不直接面对C端消费者。于是乎一些单纯为了短期冲销量让业绩报表好看的车企,则会开足马力生产后将车“压”给经销商。
而那些卖的不好的车型,便会在经销商仓库中堆积形成库存。一辆车动辄十几万或几十万的售价所占用的现金流,过去拖垮过不少经销商。
相比之下,采用了直销模式的新势力们,例如特斯拉、蔚来、理想和小鹏(当然,小鹏采用的是经销商+直营的双轨制体系)等等则选择“以销定产”。然而这些新品牌选择绕开直接面对用户需求的做法,纵然快速收到了市场认可。但直营模式没有经销商帮忙“背库存”的劣势,则需要他们具备更强的产品力和销售能力,以便保证自己拥有足够多的订单储备。
然而,开创了这一模式的特斯拉,在中国却正在遭遇库存难题。根据招银国际的一份报告显示,10月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量为87706辆,高出交付量71704辆(中国市场交付+出口)约1.6万辆。据了解,这是自特斯拉2019年年底开设上海工厂以来,产销差距最大的一次。
导致这一切的直接原因,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远远超过了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增速。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特斯拉上海工厂在2021年的产能为484130辆。而在今年完成工厂改造升级后,上海工厂的产能已经提升至110万辆,增幅约127%。
相比之下,特斯拉在中国的订单增长就尽显乏力了。今年1-10月,特斯拉一共向中国市场交付了335351辆新车,较去年增长了53.5%,与产量增幅不成比例。
为此,马斯克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此特斯拉在过去1个月的时间里开启了两轮堪称重量级的降价和促销活动。一次是10月24日的大幅降价,另一次则是从11月8日延伸至12月31日的8000元提车尾款减免(前提是在店内购买与特斯拉合作保险公司产品)。
不过,两轮促销下来并没有收到特斯拉预想的效果。诚然在宣布降价后特斯拉中国的官网一度被蜂拥而至的流量挤到“瘫痪”,但根据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曾对笔者预测,这一轮特斯拉收获的订单仅有5万个左右,“而非外界风传的10-17万个”。
当前,特斯拉官网显示的交付周期也证明了这一点。即使你今天才下单,最迟也能在2022年内提到Model 3/Y,足以赶上国家补贴的末班车。相比之下,在今年年初这两款车全系产品的交付周期,高达12-16周。而这种供不应求的状态,才是特斯拉熟悉的常态。
从3到4个月的订单储备,到如今只有1个月不到的订单+库存现车,相信不会让马斯克的感恩节假期过得太过舒心。这位正在“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并带领人类“奔向火星”的全球首富可能还没想明白,为啥在美国以及全世界都不愁卖的特斯拉,怎么就在中国卖不动了?
马斯克,不屑也不会“打仗”?
长期以来,特斯拉与汽车行业的大部分友商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后者往往为了销量发愁,而前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深陷产能地狱而交不上车,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马斯克作为一位完全没有汽车行业背景的创始人+CEO+董事长,此前数次颠覆了汽车产业的游戏规则。从史无前例地在主流市场开创汽车的直销模式,到以成本变化动态调节车价,这位坚持“第一性原理”,以及从物理学维度解构汽车行业的“外来野蛮人”在为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空气的同时,也正在为自己和特斯拉埋下了祸根。
说白了,马斯克并不善于面对竞争。无论是创建了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商业航天公司SpaceX,还是收购并改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特斯拉,马斯克实现成功的核心原因都是开创了此前并不存在的赛道,并依靠技术领先和垂直整合实现了一骑绝尘的行业地位。这在一个行业缺乏像样对手时,足以掩盖一家公司的全部问题。
“就像特斯拉在2022年前的大卖,本质上是因为Model 3和Model Y一家独大。因此在几轮降价后,Model 3依旧能大卖。”孙少军对笔者说道。在他看来,如今随着蔚来、理想和问界等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产品谱系与渠道能力的搭建完成,特斯拉的豪华电动车市场正在被后者切分。而极氪001、比亚迪海豹、零跑C01等相近价格区间的电动轿车,则对Model 3这个售价最低的入门级车型形成直接威胁。
据虎嗅从相关机构了解,目前特斯拉在中国的新增订单数据大不如前,平均每个门店每日仅有几个。显然作为一辆发布超过6年,且基本没有经过改款和换代的电动汽车来说,Model 3在面临愈发拥挤的中国市场时,战斗力正在持续降低。
然而,马斯克和特斯拉的发展惯性,似乎还并没有让其对中国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引发足够重视。这位CEO曾在2019年和2021年公开表示,他无论是在创立SpaceX还是特斯拉,包括在推出电动皮卡Cybertruck前,都没有做过消费者研究和市场调研。“我发现每天的新闻都有很多噪音。一般来说,报纸似乎总是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今天地球上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他对媒体说道,“但我发现Twitter有时候很有启发性。”
就虎嗅多方了解,至今特斯拉中国依旧没有像其他汽车企业那样,建立完整的市场研究团队,针对竞品的动态为公司决策层和一线销售提供及时且有效的应对策略。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特斯拉在中国的最近两轮促销活动,成果都不尽如人意。笔者在此前《再次降价后的特斯拉,陷在自己挖的大坑里》一文中曾提出,特斯拉正在陷入“塔西佗陷阱”。即大多数还未下订或已经订购还未提车的消费者已经失去了对该公司产品价格的确定性预期,都在观望特斯拉是否还会降价。
究其原因,特斯拉此前对虎嗅提前一个月爆料“特斯拉即将在10月份降价”消息后的“矢口否认”,极大程度上透支了消费者对其的信任。而相对来说价格更便宜且稳定,配置与Model 3/Y不相上下乃至更豪华的自主品牌车型,显然更吸引中国消费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马斯克“不再担任特斯拉CEO”的说法,也许并非只是“传言”而已。毕竟我们稍有职场经验的读者都有一个认知:当一家公司发展面临瓶颈时,要不就换策略,要不就换人。
回到标题提出的疑问:特斯拉会不会降价?笔者的观点是明确的:会,就在未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坦率来说,尽管特斯拉的新增订单大不如前,但其加上储备订单已经足够其完成今年的交付。毕竟Model 3/Y放在海外市场依旧畅销,该公司全球销售的大盘依旧稳固。与此同时,到年底前8000元的提车尾款减免政策已经在生效期,特斯拉也大概率不会冒车主之大不违,在一个季度内两次因为市场竞争而调整价格。
不过随着2023年1月1日国家补贴的正式取消,特斯拉如果还不调整价格,Model 3和Y的入门款就会不得已被迫上涨11088元。而这一情况一旦发生,必定会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中的表现带来灭顶之灾。
所以,一切的答案,明年元旦前我们必见分晓。
腾势D9纯电版本即将开启首次交付:颠覆传统充电模式
【本站】2月11日消息,比亚迪的腾势D9将于本月20日左右开始交付,搭载全球首发的双充核心技术,并配备e平台技术,充电15分钟就可以续航230公里。腾势D9是一款中大型高端新能源MPV,整车尺寸长宽高分别为5250/1960/1920mm,轴距为3110mm。赵长江预计,本月的D9
小米汽车研发进展顺利:已超2300人团队,计划明年一季度量产
【本站】2月11日消息,小米公司近日在投资者日上透露了有关小米汽车的新消息。雷军表示,他的一半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小米汽车项目上,1/4的时间则分别用于小米手机、IoT以及高端化上。目前,小米汽车研发团队已经召集了超过2300名员工,并计划在明年的一季
9.98万起真香 新款比亚迪秦PLUS DM-i上市 网友:不给合资留活路
2月10日,2023款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正式上市,起售价仅9.98万元,要知道这可是插电混动车型,价格打到10万元以下,尚属首次,不得不说,比亚迪狠起来,友商怕是心慌慌。该车外观并未有太多改动,依旧是“Dragonface”设计风格,尺寸更大的“龙嘴”前格栅与内部“龙
同时插入两根充电枪 腾势D9纯电版“双充电”演示:15分钟充能230公里
近期,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公布了近期的规划,其中谈到,D9 EV版本下旬开始交付,搭载e平台技术和全球首发的双充核心技术,充电15分钟续航230公里。近日,有网友拍到了该车双充电现场图,可以看到这台车停在两根充电桩中间,用上了两根充电枪,一左一右同时工作
中期改款大众途岳官图发布:换全新1.5T发动机、能加92号油
作为上汽大众旗下畅销的紧凑型SUV,于2019年上市的途岳,终于迎来了中期改款,近日,新车官图已经发布,整体而言,其外观内饰变化不大,最大的亮点在于更换了全新的1.5升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成本进一步降低。外观方面,新款途岳与途昂的设计思路类似,前大灯采用全
31.98万起!理想5座旗舰SUV L7三款车型有啥区别 官方对比一文看懂
日前,理想首款5座旗舰SUV——理想L7正式发布,共推出理想L7 Air、Pro、Max三款车型,售价分别为31.98万元、33.98万元、37.98万元。新车发布后,有不少人询问理想L7 Air、Pro、Max车型该怎么选,理想汽车官方从底盘、动力电池、智能空间和智能驾驶四个角度,带来详细对
外形如何?小米汽车明年推出 目标世界前五:雷军称汽车盈利靠软件服务
在小米投资者日上,小米CEO雷军等高管分享了小米的业务进展。对于小米汽车的盈利问题,雷军表示,长期和小米手机一样,除了硬件利润,更在意软件利润。在雷军看来,汽车以往可以整合销售、售后服务、充电桩,未来汽车可以整合的服务越来越多。雷军还表示,自己的时间有1
理想L7 Air & L8 Air交付日期公布
今晚,理想汽车举行L7发布会,并正式推出L7系列的第三款车型——理想L7 Air。该车配备了CDC连续可变阻尼的减振器,并标配了理想智能驾驶AD Pro和理想智能空间SS Pro。据悉,理想L7 Air的售价为31.98万元。同时,理想汽车也宣布推出了理想L8 Air,该车的售价为33.98万元
美国计划强制让电动汽车“发声” 20多年的老车也不放过
因为没有发动机,电动汽车行驶时更为安静,但对路上行人来说,更不容易察觉到后方车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美国官方机构,计划强制让电动车“发出声音”。2月8日消息,美国国家公路运输安全管理局(NHTSA)已经开始调查早在1997年生产的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是
长城汽车哈弗品牌今年将推多款新能源车型,哈弗 H-DOG 即将上市
2 月 8 日消息,长城汽车数据显示,哈弗品牌 2023 年 1 月销售 39192 辆汽车,同比下降 44.19%。在公布销量的同时,哈弗品牌昨日表示,2023 年哈弗将有多款新能源车型蓄势待发,哈弗 H-DOG 即将上市。▲ 哈弗 H-DOG | 图源:长城汽车其中,哈弗品牌开年首款新能源车型
比亚迪:有意建立欧洲工厂,并非专注接手其他工厂
【本站】2月7日消息,比亚迪公司正在探索在欧洲建立自己的工厂,而不是专注于接手其他公司的工厂。据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公司尚未确定目标国家,但正在进行可行性调查。李柯表示,比亚迪希望在欧洲拥有稳固的销售和经销商网络以及服务
天津今年将建中心城区首条无人驾驶示范路段,长约 3.1 公里
2 月 7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天津市中心城区首条无人驾驶示范路段将于年内建成,长约 3.1 公里,打造车联网商用第一城。图源 Pexels据河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依托智能路网建设项目,与华为车联网团队、智慧互通公司等合作,结合华为产业园,打造中心城区首
哪吒汽车 2023 年目标销量 30 万台,哪吒 E 预计上半年上市
2 月 7 日消息,据中证网,2023 年哪吒汽车现已确认其 2023 年销量 30 万台的年度目标。此外,全新车型哪吒 E 正待推出,该车定位双门四座电动跑车,与哪吒 S 同样基于山海平台打造,预计将于今年上半年上市。哪吒汽车表示,2023 年哪吒汽车不仅加快优化产品结构、开足
法拉利2022年销量破纪录 员工年终奖人均10万
2022年几乎所有的豪华车品牌,都创下了销量新高,即便是法拉利这样的超跑,也迎来了史上新高销量。日前,法拉利公布其2022年销量情况,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法拉利一共向车主交付了13221辆新车,创下了新的年度销售记录,作为对比,2021年,法拉利共向车主交付了11155
“三年不造车”政令将到期 曝华为智能车大调整:余承东总揽大权
华为智能车,刚传出重磅人事调整。据HiEV大蒜粒车研所爆料消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车BU,Business Unit)首席运营官王军已经被停职。王军除了担任首席运营官,还是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也是余承东接管华为智能车业务之前,华为智能车业务的负责人。当